客服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摘要 » 正文

论文摘要:CuO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8781 人参与  2022年03月07日 14:55  分类 : 论文摘要  评论

氧化铜是一种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太阳能电池材料,被认为是光伏领域最具潜力的硅替代材料之一。在本文的第一部分,CuO薄膜分别通过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沉积在n型硅(2Ωcm)和玻璃基板上。采用 X 射线衍射仪 (XRD) 研究了制备的 CuO 薄膜的结构性质。用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CuO薄膜的光学性质;通过控制溅射功率、氩氧流量、衬底温度等反应条件,对得到的p型氧化铜和n型硅衬底形成的异质结进行测量,并对异质结的IV特性进行测量;并研究了异质结的光伏特性。主要结论有: 1、通过控制合适的反应参数,制备的p型CuO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较好。当溅射前反应室背景真空为2.0×10-4Pa时,溅射时Ar气和O2气流量分别保持在20sccm和10sccm,沉积时气压为0.5Pa,光学带隙CuO 薄膜的 1.36 eV。 2、制备的CuO薄膜用霍尔效应测试仪测得载流子浓度为2.8×1015 cm-3,电阻率为0.23 Ωcm,迁移率为0.14 cm2/Vs;证明是p型导电性,其成为p型的主要原因是结构中存在大量的铜离子空位。 3、分别在无光和有光条件下测量了CuO/Si结的IV特性曲线,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整流特性。在2V的正反向电压下,正反向电流比约为220,说明形成了pn结。 4、AM 1.5光照下,实测异质结开路电压约0.33V,短路电流密度约6.27mA/cm2,填充因子为0.20,光电转换效率为0.41%。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了室温湿化学法在Cu片基板上制备CuO纳米结构。发现溶液的 pH 值会影响所得 CuO 纳米结构的表面形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EDAX光谱仪研究了所得CuO纳米薄膜的结构特征、表面形貌和组成。主要结论如下: 1、在室温和碱性条件下,铜基体上形成了CuO纳米结构。当溶液的pH值为11.5时,表面形成较平整致密的CuO微球层,表面有纸莎草状纳米线结构。产生。 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CuO纳米结构的微观形貌,发现溶液的pH值影响生成的纳米结构的特定形貌。 3.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了所得CuO纳米结构的结构性质。 EDAX分析表明样品的成分为CuO。

来源:半壳优胜育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87cpy.com/239813.html

云彩店APP下载
云彩店APP下载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站内导航

足球简报

篮球简报

云彩店邀请码54967

    云彩店app|云彩店邀请码|云彩店下载|半壳|优胜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英超 | 德甲 | 西甲 | 法甲 | 意甲 | 欧冠 | 欧洲杯 | 冬奥会 | 残奥会 | 世界杯 | 比赛直播 |

Copyright 半壳优胜体育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