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摘要 » 正文

论文摘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研究

8303 人参与  2022年03月14日 15:24  分类 : 论文摘要  评论


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关系到全体国民晚年的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团结。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障千家万户的利益,中国于1997对原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深刻改革,首次将个人账户引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统账相结合”模式。“个人账户”作为缴费者长期的基金积累账户,是其未来养老金的重要来源,因此该账户积累规模和运行效率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个人账户空账”现象成为危害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发展的一大毒瘤。截至2008年底,中国个人账户空账规模达到1.4万亿元,并且还会以每年1000亿元的速度增加。这将直接影响到上亿人口的老年生存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近几年国家和社会对该问题高度关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和试行了多种解决方案,但总体收效有限且存在广泛争议。“空账”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们研究的持久性。因此,本人选择沿着前人的脚步继续在该领域探索,以求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
本文简述了个人账户“空账”现状,运用相关理论剖析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主要归为历史和现实原因。其中历史原因源于在个人账户制度建立初期缺少对转制成本负担主体和账户产权归属主体等若干本质问题的明确解释,这种对权利和责任主体的疑惑必然引起理解偏的差和管理的混乱。现实原因在于现有管理和监督制度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无法协调和约束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多方利益,行为主体的自利行为和道德风险使管理、运营效率低下。分析认为,空账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历史、现实、未来角度综合思考。转制成本是造成历史和现实空账的根本原因,政府作为改革的发起者和制度的实施者应主动承担历史欠账,将历史遗留责任与新制度的实施分开处理,通过划拨国家财政资金和分割国有资产来弥补;未来“空账”是指在现有制度下可预见的资金缺口规模。这需要对现有制度及其配套措施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规范管理制度,使基金管理部门、基金运营机构、委托代理关系人的职责和利益更加清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总结和借鉴社保基金的市场运作经验,根据个人账户基金特点和经营理念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和投资主体,利用市场渠道提高运营效率;通过明晰个人账户私有产权,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市场化委托管理”模式;通过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行为预期,达到警示或激励的效果,从而维护个人账户管理秩序。

来源:半壳优胜育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87cpy.com/251203.html

云彩店APP下载
云彩店APP下载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站内导航

足球简报

篮球简报

云彩店邀请码54967

    云彩店app|云彩店邀请码|云彩店下载|半壳|优胜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英超 | 德甲 | 西甲 | 法甲 | 意甲 | 欧冠 | 欧洲杯 | 冬奥会 | 残奥会 | 世界杯 | 比赛直播 |

Copyright 半壳优胜体育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