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摘要 » 正文

论文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对比研究

9773 人参与  2022年03月09日 14:20  分类 : 论文摘要  评论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教育信息化的逐步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信息技术新课标》)来指导我国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新课标》的指导下,“一纲多本”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在众多的信息技术教材中,通过2004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并且成为首批成功进入试验区进行试验的信息技术教材有五套,分别是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教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包括两个模块,一个是必修模块,另外一个是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即“信息技术基础”,此模块的内容不但与义务教育的内容相互连接,而且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基础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必修模块的学习是选修模块的前提和基础。鉴于必修模块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再加上时间精力有限,本文只选取五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作为研究对象。
笔者通过仔细研读《信息技术新课标》,在相关教材编写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个方面着手,对五套信息技术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由于研究时间和精力有限,笔者选取了五套信息技术教材“教材内容”、“教材编排”、“栏目设置”、“教材使用状况及效果”等方面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五套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特色、不足之处、适用范围,为信息技术教材的不断完善提供一些借鉴,同时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在选择和使用教材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五套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的特色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五套新教材核心的教学目标均为“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其次,五套新教材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纵能力的提升;再次,五套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教材内容贴近生活,教材编排顺序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最后,无论是学生用书还是教师用书都有配套光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五套新课标教材其待改进的方面有:教学内容的衔接性不当,主要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与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知识内容不能很好的衔接,存在知识重复学习或知识脱节的现象;教材资源的选取和教学案例的设计不能与时俱进,滞后于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现状;教材内容难度参差不齐,存在偏难或过易的现象;同时五套教材适合于不同级别的学校:浙江教育版教材适合于教育水平先进、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重点学校使用;教育科学版教材适合于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广东教育版教材适合于大部份省份和学校使用;上海科技版教材适合于在,教育水平偏低、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师专业技能不高、学生整体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的学校使用;中国地图版教材适宜于教育水平偏高的重点学校选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材
 

来源:半壳优胜育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87cpy.com/242464.html

云彩店APP下载
云彩店APP下载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站内导航

足球简报

篮球简报

云彩店邀请码54967

    云彩店app|云彩店邀请码|云彩店下载|半壳|优胜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英超 | 德甲 | 西甲 | 法甲 | 意甲 | 欧冠 | 欧洲杯 | 冬奥会 | 残奥会 | 世界杯 | 比赛直播 |

Copyright 半壳优胜体育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