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彩店邀请码|半壳|优胜
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注目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西北黄土台塬区为研究区域,分析其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并为县域协调发展途径提出对策和建议。台塬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也较为脆弱。而在如今的社会大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必然,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对生态环境进行一定的改善对该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Markway统计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统计分析等软件,综合利用统计数据、图层资料数据、实地调查资料等多种数据源,以生态位理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以黄土台塬区为研究实例,以人地关系评价为核心,以实现黄土台塬区的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从台塬区各子系统的发展状态、系统间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台塬区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三个层面,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述,最后,结合本区发展的优势及问题,得出适宜于本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及对策。主要结论如下:
1.黄土台塬区整体人地关系动态变化特点:
(1)系统综合指数动态变化表明,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人口与经济系统综合指数增长趋势明显,尤其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综合指数由1978年的0.35增长到2010年的0.81,增长了约2.3倍;资源环境系统综合指数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下降幅度最大,进入21世纪后,下降趋势得到遏制,但波动性较大,仍然有恶化的危机。
(2)从各系统生态位值动态变化来看,可将台塬区30多年的发展类型分为三个阶段,在发展初期处于较高生态位值的为资源环境生态位,而经济生态位处于最低水平,表明初期经济水平低,资源开发力度不足;随着改革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三者的生态位值在0.33上下波动,基本平衡;但在1999年以来,波动幅度逐渐增大,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口及资源环境生态位有下降的趋势。
(3)根据系统耦合协调度动态变化可以看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的整体耦合度波动幅度很小,且至1978年以来一直处于失调状态,在近几年略有上升;而系统两两间的耦合协调度则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2.黄土台塬区发展现状的空间差异:
(1)各系统发展现状综合指数空间分布表示各地区发展现状,其中人口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很大,高值区主要位于西安、宝鸡、咸阳、铜川的市区范围,而同时这些地区也多数处于资源环境综合指数的低值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均不高,而生态指数明显偏低的区域主要位于韩城市以及咸阳市的乾县、礼泉、武功县附近;而人口、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且生态指数较低的区域则主要是渭南市的白水、澄城、合阳、大荔及蒲城县等地。
(2)系统生态位值代表了区域发展过程中各系统的受重视程度或受负影响的程度,生态位值偏低则说明在发展规划中需要偏重该方面。需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发展目标的是白水、合阳、大荔澄城及蒲城县,其次是临潼区、周至县、临渭区、华县及咸阳市的永寿县、乾县、礼泉县等区域;而需将生态环境修复作为首要目标的地区,则包括了除白水、合阳、澄城、大荔、蒲城县及周至县其他黄土台塬区域。
3. 西北黄土台塬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况:
西北黄土台塬区人口密集,给资源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尽管在1999年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土地过载的状况有所缓解,但未来耕地减少的驱动力仍然存在,未来,粮食供需形势仍然严峻,人地关系将更趋尖锐。水资源量并不丰富,甚至在很多地区出现短缺,这已成为局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重要制约,所以在未来发展中迫切需要用水量停止增长。渭南市的渭北黄土台塬地区,需要大力增加植被覆盖度,治理水土流失。
4. 黄土台塬区协调发展途径
黄土台塬区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在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经济原则、重点突破原则、区域原则、生态原则、补偿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协调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地区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开发资源,保护环境。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区域的创新,西北黄土台塬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前人研究较少。二是,方法上选用了生态位的态势模型来评价区域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程度,可以看出每个系统在区域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在发展中政策的偏重程度或资源环境受到的破坏程度,得到系统的演化模式。从而发现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三是,在区域协调可持续对策讨论中增加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的测评模块。
来源:半壳优胜鲸鱼幸运星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87cpy.com/241743.html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