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摘要 » 正文

论文摘要: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商业欺诈防范问题研究

7846 人参与  2022年02月06日 14:20  分类 : 论文摘要  评论

古语曰:“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美德一直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但在21世纪的今天,市场却面临着诚信危机。商业领域不断曝出弄虚作假、隐瞒真相的欺诈事件,欺诈手段层出不穷、欺诈花样也不断翻新,欺诈之风盛行已被视为常态,社会公众与监管部门的底线在不断被突破。从商品买卖的质量欺诈、价格欺诈到商品流通环节的合同欺诈、信用证欺诈,再到商业投资中的特许经营欺诈,欺诈行为已贯穿市场交易的各个阶段,不仅严重的破坏了经济秩序,还彻底打击了人们对市场的信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依旧每年呈增长趋势,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欺诈甚至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商业欺诈形式多样,范围极广,搜集数据时滞性大,统计难,监管部门疏漏防范,欺诈的市场包容力也在不断扩大,建立有效的商业欺诈防范路径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的文献综述进行整理和总结,基于商业欺诈内涵,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博弈论三个理论基础分析了防范商业欺诈的理论可行性。其次分析了商业欺诈表现形式、特征和成因,从经济视角对商业欺诈本质进行更深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商业欺诈的成本收益模型和欺诈者与政府的演化博弈矩阵。在成本收益分析中得出单次欺诈净收益公式和多次欺诈的欺诈半径极值,认为受害者容忍度和欺诈者信誉是降低商业欺诈范围的关键因素。在欺诈者和监管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中,通过政府和欺诈者之间的博弈矩阵建立复制动态方程,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欺诈者和政府间的三个策略稳定点和监管状态的意义所在。根据我国商业欺诈防范的现状,发现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监管主体欠缺职能执行力度,监管领域混乱;缺少信息共享平台、信息传递机制效率低;反商业欺诈的相关立法不完善;反商业欺诈动力不足;防范机制中缺少利益相关体参与等等。那么结合模型结论,本文认为:监管部门应建立欺诈信息库,对各种类型欺诈分类监管,设定处罚标准;短期内加大监管成本,长期内降低并维持稳定的监管成本;约束监管者行为,制定激励机制。而市场力量应重在,明确产权制度,塑造信誉经济;提升信誉机制,扩大信誉传递效应;提高声誉效益,优化监管策略;加大市场约束效力。同时市场交易者需降低对欺诈的包容度,增强受害保护意识。对商业欺诈的理论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商业欺诈的动机、现状和如何防范商业欺诈行为,从而落实到解决实际的防范问题上。本文期望通过经济学理论的规范分析方法,从新的视角解读商业欺诈的经济本质,为反商业欺诈路径提供一些建议。

来源:半壳优胜育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87cpy.com/216188.html

云彩店APP下载
云彩店APP下载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站内导航

足球简报

篮球简报

云彩店邀请码54967

    云彩店app|云彩店邀请码|云彩店下载|半壳|优胜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英超 | 德甲 | 西甲 | 法甲 | 意甲 | 欧冠 | 欧洲杯 | 冬奥会 | 残奥会 | 世界杯 | 比赛直播 |

Copyright 半壳优胜体育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