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摘要 » 正文

论文摘要:我国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探讨

9108 人参与  2022年02月06日 14:09  分类 : 论文摘要  评论

1980年代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家庭。对于这种家庭结构,经济资源匮乏、心理安慰不足等先天不利因素直接影响其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从社会养老来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健全,养老产业发展滞后等因素加剧了他们的养老困难。随着疾病、事故等高危事件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失去独生子女的风险。与其他老人群体相比,孩子的早逝给失去独生子的老人带来的不仅是心理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打击,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面临着物质匮乏、无人陪伴的现实困境。在他们身体虚弱时照顾他们。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丧失,使得他们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截至2012年,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家庭失去独生子女,每年增加约7.6万个; 1975年至2010年,我国独生子女家庭2.18亿户,而在15至30岁年龄段,独生子女的女性死亡率至少为0.4‰,也就是说,在20至30年间,超过1000万人将在25岁之前死亡,将有1000万家庭失去独生子女,2000万老人失去独生子女。数据显示,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一代不再是个人问题,而​​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在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多的历史国情将长期存在,计划生育政策仍需继续实施。然而,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失独家庭陷入困境的因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是失独老人依赖的家庭养老方式缺乏,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缺陷。救助政策尚未完善。因此,如何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政策支持和保障体系,确保失独家庭摆脱养老困境成为本研究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依赖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失独家庭形成的宏观背景,梳理了老年问题的研究现状。失独家庭养老,并列举了实际数据和访谈数据,对失独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和描述:经济困难、政府支持水平低,许多失去独生子女的老人被排除在赡养范围之外;社会保障水平低;医疗卫生资源少;生活照料缺失、精神慰藉不足、身心健康差等。从政策、制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角度,深入探讨失去独生子女家庭的原因养老困局: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实施、独生子女、残疾妇女死亡救助制度不完善、失独老人抚恤金制度缺失、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缓慢。最后针对失独家庭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如调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增加失独家庭养老保险的相关规定,将国家财政部分纳入为失去唯一一个的家庭提供养老费用,并为失去唯一一个的家庭建立养老金。机构,建立社区关怀模式等。

来源:半壳优胜育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87cpy.com/214659.html

云彩店APP下载
云彩店APP下载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站内导航

足球简报

篮球简报

云彩店邀请码54967

    云彩店app|云彩店邀请码|云彩店下载|半壳|优胜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英超 | 德甲 | 西甲 | 法甲 | 意甲 | 欧冠 | 欧洲杯 | 冬奥会 | 残奥会 | 世界杯 | 比赛直播 |

Copyright 半壳优胜体育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