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摘要 » 正文

论文摘要: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实影响

7538 人参与  2022年03月12日 18:22  分类 : 论文摘要  评论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中国网民的数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据统计,截止2010年12月,我国网民已达到4.57亿,较上年增加7330万人,居全世界第一。随着互联网高速的成长和发展,加上网民基数的不断增多,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也从简单单向的信息传递,发展成为网民表达意见、参与互动的重要载体。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网民们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能够在短时间内与大众产生互动,制造出群体性情感,进而引发群体性活动。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民众诉求的集中体现,从出现到迅速活跃并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对个人乃至社会、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现实影响。近年来,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网民们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线上口水战”,而是期望在现实社会中“有所作为”。
在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一行为上,学术界多以“网络暴民”、“网络集群”等观点界定。本文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以网络为载体,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以表达自身诉求为目地,就某一事件由网民发起并引起众多网民参与,从而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群体行为,事件本身不存在褒贬之分。因此,在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问题上,应从客观的角度,以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所造成的现实影响,而非单一的以“非好即坏”的眼光看待。
本文结合2007年以来的“杭州飙车案”、“天价烟事件”、“绿坝事件”等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典型案例,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得出网络群体性事件分为:舆论监督型、民主参与型、权益维护型、反动颠覆型、娱乐消遣型、道德监督型等六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环境因素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
最终本文用辩证的方法,将网络群体事件的现实影响分为两个方面,即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探究。在积极影响的探究中,又将其分为对政治方面的影响、对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对社会公众方面的影响、对经济方面的影响四个层面,并通过结合现实案例,对这几个层面的影响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同时在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消极影响时,从目前常见的网络不良言论及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网络舆论干扰司法判决这三个方面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出发,通过后果引出典型案例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消极影响进行了探究和总结。

来源:半壳优胜育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87cpy.com/247461.html

云彩店APP下载
云彩店APP下载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站内导航

足球简报

篮球简报

云彩店邀请码54967

    云彩店app|云彩店邀请码|云彩店下载|半壳|优胜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英超 | 德甲 | 西甲 | 法甲 | 意甲 | 欧冠 | 欧洲杯 | 冬奥会 | 残奥会 | 世界杯 | 比赛直播 |

Copyright 半壳优胜体育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