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摘要 » 正文

论文摘要: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我价值感、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6529 人参与  2022年03月10日 16:08  分类 : 论文摘要  评论


???????????摘 要

性别角色是个体通过社会化学习到的一套分别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系统,它通常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近年来,两性差异的研究重点从对生理性别差异的关注转变为对性别角色差异的研究,并尝试从性别角色类型这一角度探讨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格模式。本研究根据Bem的性别角色类型划分方法,将407名高中生被试划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并结合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对自我价值感的模型以及常用的 UCLA孤独量表,对不同性别角色类型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孤独感进行考察与比较,探讨性别角色类型、自我价值感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其中,重点考察了性别角色类型中两性特质对于孤独感的预测作用,以及自我价值感在两性特质与孤独感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 高中生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人数上表现为:双性化>未分化>女性化>男性化。男女生群体中比例最大的性别角色类型都是双性化,极端的性别角色类型(男生群体中的女性化和女生群体中的男性化)比较少。
(2)????? 高中生自我价值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上年级差异显著,而自我价值感其他维度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高中生的孤独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年级差异显著。
(3)?????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孤独感存在显著差异,双性化被试的自我价值感各维度均显著高于未分化被试,而孤独感显著低于未分化被试。
(4)????? 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中的两性特质与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两性特质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孤独感之间也存在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35-0.40之间。
(5)????? 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中的女性特质可以直接预测孤独感,也可以通过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孤独感。
通过对上述研究结果的讨论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高中生中性别角色非典型化者(双性化和未分化)的比例高于性别角色典型化者(男性化和女性化)。
(2)??? 高中生的性别角色定位建立在其本身生理性别的基础之上,同时,随着年龄及年级增长,性别角色的社会意义逐渐更加突出。
(3)??? 高三学生的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最低、孤独感最高,可能与其繁重的学业压力及与他人沟通的机会较少有关。
(4)??? 高中生中两性特质越明显,其自我价值感越高、孤独感越低;而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越高,其孤独感越低。这表明两性特质是学生自我价值感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而也会影响学生的孤独感。
(5)??? 高中生的女性特质可以降低其对孤独感的感受,这不仅因为女性特质本身与良好的人际沟通等能力有关,同时这也与女性特质和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存在正相关联系紧密,即女性特质能直接导致孤独感的降低,也可以通过提高自我价值感从而导致孤独感降低。

来源:半壳优胜育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87cpy.com/244166.html

云彩店APP下载
云彩店APP下载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站内导航

足球简报

篮球简报

云彩店邀请码54967

    云彩店app|云彩店邀请码|云彩店下载|半壳|优胜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英超 | 德甲 | 西甲 | 法甲 | 意甲 | 欧冠 | 欧洲杯 | 冬奥会 | 残奥会 | 世界杯 | 比赛直播 |

Copyright 半壳优胜体育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