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彩店邀请码|半壳|优胜
秦岭作为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带动着一方经济的发展,但是暴雨灾害的频发给秦岭旅游业发展及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通过大量风险感知领域的文献阅读,以自然灾害理论、旅游风险感知理论为基础,从游客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确立游客减灾知识和减灾态度感知评价指标,对秦岭七大景区的游客在减灾知识感知及减灾态度感知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问卷调查法,AHP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合理性,信度、效度分析,得出游客减灾知识及减灾态度感知指数及游客特征感知差异性;结合GIS技术,在空间尺度上对比分析七大景区游客减灾知识感知及减灾态度感知的差异性,揭示影响各景区防灾减灾规划的薄弱指标。
结论如下:
(1)秦岭地区游客减灾知识感知水平比较低,达到“及格”水平。减灾知识感知低于减灾态度感知水平,说明游客暴雨知识水平与游客希望达到的目标有差距,尤其在景区暴雨知识宣传途径、暴雨灾害应急预案、暴雨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关系指标等方面差距明显。
(2)在游客特征方面,男性的减灾知识感知得分高于女性,差异显著;而在减灾态度感知得分方面,女性稍强于男性,差异不显著。
游客的年龄差异对感知得分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减灾知识感知得分由高到低为19-24岁>25-44岁>45-64岁>18岁以下>65岁以上人群;减灾态度感知得分由高到低为45-64岁>25-44岁>19-24岁>18岁以下>65岁人群。
游客的受教育程度对感知得分也具有显著影响,在减灾知识感知得分方面,硕士>大专及本科>高中>初中>小学;减灾态度感知得分方面,硕士>大专及本科>高中>初中>小学。
在职业差异对感知得分的影响方面,减灾知识感知具有差异性,企业职员>公务员>学生>自由职业>工人>退休工人>农民;减灾态度感知差异性不明显,公务员>自由职业>学生>企业职员>农民>退休工人>工人。
在暴雨经历方面,减灾知识感知与减灾态度感知均具有差异性,经历过暴雨灾害的游客,减灾知识感知和减灾态度感知得分明显高于未经历过灾害的游客。
(3)空间尺度上,游客在暴雨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由高到低为:华阳古镇景区>太平森林公园>翠华山景区>太白山景区>南宫山景区>金丝峡景区>瀛湖景区。
暴雨与人类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由高到低为:华阳古镇景区>瀛湖景区>翠华山景区>太平森林公园>金丝峡景区>太白山景区>南宫山景区。
预警知识的掌握程度由高到低为:翠华山景区>太平森林公园>金丝峡景区>瀛湖景区>华阳古镇景区>南宫山景区>太白山景区。
暴雨灾害宣传途径的掌握程度由高到低为:太平森林公园>华阳古镇景区>南宫山景区>翠华山景区>瀛湖景区>金丝峡景区>太白山景区。
减灾态度感知方面,暴雨灾害预防的态度感知得分,华阳古镇>太平森林公园>金丝峡景区>南宫山景区>太白山景区>瀛湖景区>翠华山景区。
景区灾后重建与管理态度感知得分,华阳古镇>太平森林公园>瀛湖景区>金丝峡景区>南宫山景区>太白山景区>翠华山景区。
游客对参加防灾减灾的意愿感知得分,华阳古镇>太白山景区>太平森林公园>瀛湖景区>金丝峡景区>南宫山景区>翠华山景区。
最后,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游客减灾知识感知和减灾态度感知的薄弱指标,为景区及政府部门提出建议,以便完善防灾减灾制度及改善防灾减灾现状。
(1)针对减灾知识感知能力比较薄弱的游客,景区应重视游客对减灾知识的正确认识,通过宣传暴雨自然科学知识及暴雨预警系统知识、增加暴雨知识宣传途径提高等方式,增进游客对暴雨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游客减灾知识感知能力。
(2)提高游客暴雨减灾及防范意识,改变游客防灾减灾只是国家职责的错误观念,加强游客灾后重建及卫生预防工作关注度,积极组织游客参加防灾减灾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提高游客防减灾态度。
来源:半壳优胜鲸鱼幸运星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87cpy.com/211262.html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